中国妇女报:北京初现独生子女“家庭混养”
发布日期:2016-01-27 07:57:14 信息来源:北京妇女网
原来,小夕和她的小姐妹都是延庆“家庭混养”中的独生子女,几个家庭自发地组成小组,定期组织孩子一起开展活动,每逢周六日就去其中一个家庭待上一整天,相互陪伴、共同成长。
今年,延庆妇联开办家长教育课堂,邀请专家指导家长们试水“家庭混养”模式,目前已有10多个家庭试水混养。
“我想要一个伴儿”
“其实‘混养’的想法还是孩子自己的主意。”小夕的爸爸张宇说,上了幼儿园小班后的小夕时常觉得孤单,在家里没人陪,有时候也莫名其妙地闹脾 气。不久,小夕突然提出:“我想要一个伴儿,一个人玩没意思,很烦。”张宇和妻子这才下定决心为孩子找个伴儿。于是,夫妻俩与有着同样想法的独生子女家庭 沟通,在2013年暑假,几个家庭“一拍即合”,正式结成了“家庭混养”小组。
事实上,张宇的考虑不仅仅是“为孩子找个伴儿”这么简单,“对于这一代独生子女来说,他们身上有一种明显的‘独生子女气质’,很善良,但不愿意与人分享,总觉得‘我是最重要的’,比较任性执拗,不善于反省自己。”他希望孩子从小就能学会与人交往。
小夕的妈妈王英坤是名教师,她所带的班级里曾有一个男生,智力上非常聪明,课堂知识一学就会,但不善于表达和运动,更不会“玩”,不知道怎么融 入群体中去。他在班级中就像是一个“流浪者”,与身边同学格格不入,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后来经了解,男生由奶奶带大,奶奶因为害怕孩子受欺负,在小 学前很少让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玩,更多的是在家玩积木、看书、看电视。
张宇觉得,家长可以成为孩子的朋友,但再好的父母都不能代替与伙伴进行交往的体验,“孤独不应该成为这一代独生子女的代名词,这也是我们开始家庭混养的初衷。”
独生子女悄现变化
加入“混养家庭”后的两年来,小夕变化很明显。“首先就是学会了察言观色,能够通过对方的反应和表现去体察、考虑对方感受。同时还学会了合作和关爱别人。”
张宇举了几个例子。比如去年暑假,小夕的“二姐”扁桃体发炎化脓,小夕也坐立不安,坚持要去医院看望。见面之后,因为“二姐”嗓子不舒服,其实 俩人之间并没什么交流,小夕就是在旁边做自己的事情,形成一种“沉默的陪伴”,她们这种互相感知对方情绪、并给予对方需要的照顾和陪伴的举止令张宇很受感 动。
和小夕一样,其他几个孩子身上也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小美因为是独女,在家常常是被照顾的重点。但在混养小组她是大姐,要学会照顾妹妹们,凡事 还得给妹妹们做榜样。这两年来,她不但对自己要求更高了,而且学会了照顾别人。”小美妈妈说:“孩子现在有了兄弟姐妹的意识。”
几个姐妹现在都已经上了小学,都是自己所在班级的班长。在“混养家庭”里,几个小姐妹也都有各自负责的事情,如大姐主要负责跟家长沟通、二姐负 责组织游戏等,而这些都是她们自发形成的。“因为混养家庭的经历,孩子见到老师会主动要求:‘班里的书架,我可不可以负责看管?’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都比 同龄孩子强,孩子们会觉得,这是我的事情,我应该主动承担。”张宇很是欣慰。
“混养”有条件更有成效
参与混养的几个家庭时常在一起分享教育理念、交流育儿感受,但在张宇看来,“混养家庭”的结成并不十分容易,需要具备很多前提条件,比如家庭之 间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大体一致、家长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和家教理念基本一致等等。在最开始产生“混养”想法的时候,张宇曾尝试与六七个家庭沟通,但很多家 庭不认可,最终也只能不了了之。
易先生是一家科技公司的职业经理人,他和几个好哥们也结成了“混养家庭”,通常是几个家庭周末带着孩子去郊区租的别墅里共同生活两天,“我们3 个朋友少说也有10多年的交情了,彼此知根知底,孩子也相互熟悉。”易先生说,即便这样,家长们也都比较谨慎,还是碰头商量过好几次才把“混养”这事定下 来。
据了解,在北京,“混养”的方式和表现也较为多样,如丰台区小元的家长蓝女士就与同小区、同年龄孩子的家长“结成对子”,某家家长没时间的时 候,另一家的家长就帮忙接孩子、看孩子;而东城区的王女士则是和儿子班级里平日关系比较密切的同学家长组成小组,定期举办亲子游等活动。
如今,“混养”的模式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所熟知并认可。在张宇看来,两年的“混养”让孩子受益匪浅,“若没有进行家庭混养,没有与小伙伴这 么亲密的交往、磨合,孩子很容易成为‘窝里横’,养成撒泼、耍赖、蛮横不讲理的小姐脾气。但正是与同伴在一起,彼此都学会了谦让、忍耐、替别人多想点。” (来源:现代教育报)